首 页| 热点新闻| 基础知识| 风险测评| 国外保密  | 案例分析| 专题讲座| 法律法规| 教育平台| 在线咨询
  • 专项服务
  • 设计TSBPM
  • 商秘基线保护
  • 商秘深度保护
  • IP转移保护

商密卫士讲案例(一):离职带走自己u盘,被判刑一年六个月

原创:商密卫士

        案例:

张千被公安局传唤调查,说原工作单位报案称他盗取了商业秘密。原来,单位工程师在市场上发现了与他们高度类似的同类产品,工程师将该产品买回去研究发现,该产品利用了他们的独有技术,遂向单位保密办报告发生了泄密事件。经调查发现,张千离职时没有办理相关核心技术的移交和核销手续,判断很有可能是张千盗用了公司的核心秘密,便向公安机关报了案。

经搜证,从张千的U盘里发现了该核心技术资料,张千辩称其在职期间一直使用自己的U盘工作,离职时只是带走了自己的U盘,忘记销毁里面的资料,但自己并没有使用这些资料。后来经过多方的取证和对张千进行法律教育,张千承认其经不住诱惑,将该技术卖给了其他公司。

该涉密案件经法院审理,判决张千侵犯商业秘密事实成立,除赔偿原单位的经济损失及承担罚款之外,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

 

商密卫士案例分析:

从上述案例中能够看出该公司的保密制度存在以下问题:

一、对涉密存储介质的管理存在问题。

公司应该配备专用存储介质存储涉密信息,并对该存储介质进行与所存储的涉密信息同等密级管理,严禁使用个人U盘或其他的存储设备。涉密存储介质应由专人保管,领取、使用、归还都应履行授权、保密检查和登记手续,并留存。人员离职、离岗应及时交回涉密存储介质,并销毁里面的涉密信息。

二、对涉密人员的离职管理存在问题。

在涉密人员离职时没有按照保密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并没有对其进行保密义务提醒,造成该人员保密意识薄弱,一经诱惑便泄密。

以上两方面的问题只是这个案例表面所凸显的,但其实没有哪个问题的出现是独立存在的,一定是该企业的保密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连锁反应。企业在利用技术和物理手段防窃密的同时不应忽视保密管理,没有完整的保密体系,软硬件技术就不能发挥保密作用。特别是内部人员管理方面,忽视了内部人员管理将导致员工保密意识淡薄,行为不受控,一旦有外部诱惑便会被利益所趋泄密。

 

 

 

  • VIP专享
  • 泄密风险测评
  • 风险比对
  • 泄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