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3 DoNews
《王者荣耀》作为一款现象级手游,不少玩家都曾困惑于为何“坑货队友”总躲不掉。围绕游戏匹配机制的问题,资深玩家提起诉讼,要求游戏方公开匹配机制。8月12日,该案在深圳南山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庭审持续约5小时,于19时30分左右结束,法院未当庭宣判。
案件核心在于《王者荣耀》匹配机制是否公平。原告孙千和是“王者荣耀”资深玩家,她认为在排位赛中连胜几局后,系统会匹配到水平较低的队友和较强的对手,导致输掉比赛,输赢反复间胜率趋近于50%。
她认为,只有公开匹配算法机制,玩家才能判断其是否合理,从而消除疑虑,推动游戏长期发展。因此,她将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告上法庭。
庭审结束后,孙千和通过个人社交账户发布视频,向公众表示感谢,并透露将适时直播讨论此案。
腾讯方面认为,《王者荣耀》对局胜负受团队配合、阵容搭配、战术选择、玩家状态等因素影响,并非由匹配机制决定。腾讯提供了一系列公开可查的玩家胜率数据,例如玩家A胜率76.1%、玩家B胜率71%、玩家C胜率81.6%,均不在50%左右,以此说明“控制胜率在50%”的说法与事实不符。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腾讯认为法律并未要求经营者公开游戏服务背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细节。2018年,“王者荣耀”官网曾发布《狄仁杰答疑|匹配算法全面解析》,解释匹配机制不存在刻意匹配“坑队友”的情况,并强调匹配算法基于长期数据评估玩家综合能力。
此外,《王者荣耀》自上线以来持续优化匹配机制,并通过“策划开麦了”等官方渠道说明匹配机制的目标和影响因素。
孙千和在起诉时要求公开匹配机制的具体因素,包括影响匹配队友和对手的因素及其在不同模式下的占比和权重。
她表示,重要的是让更多人关注游戏领域的算法问题,破除黑箱。
庭审焦点主要集中在匹配机制是否属于商业秘密或技术秘密,以及是否应公开的问题。
孙千和认为,腾讯所公开的匹配机制还远远不够,希望双方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度,按照最低限度原则保护玩家知情权。
旁听人士透露,腾讯主张尽管没有法定义务,但始终与玩家保持沟通,持续说明匹配机制。但进一步公开技术细节可能被黑产利用,破坏游戏公平环境,损害正常玩家利益。
此前已有多个游戏行业实例表明,匹配机制细节公开后被恶意玩家或黑产滥用,影响游戏环境。
游戏中还设有信誉分、结算评分、举报机制等系统保障公平。
庭审中还质疑匹配机制控制胜率导致玩家沉迷,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让成年玩家沉迷。
腾讯认为,“赢了还想玩,输了还想继续玩”的情况与匹配机制无关。《王者荣耀》已严格落实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针对成年玩家设有过度游戏提醒。
业内人士认为,案件对公平的质疑最终将推动优化对局环境。
孙千和曾表示,玩游戏输很正常,自己不是输不起,只是有时感觉双方实力差距过大,这对高频玩家来说是常态。
社交媒体上有玩家提到,长期不登录游戏往往能获得一波连胜。
在虚拟与现实交织的背景下,正如电影《头号玩家》中主角团决定每周关闭两天绿洲,让人们回到现实生活。虚拟世界可以重来,而现实世界则需要人们真正付出汗水去建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开放的智能模型自动生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