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新闻| 基础知识| 风险测评| 国外保密  | 案例分析| 专题讲座| 法律法规| 教育平台| 在线咨询
  • 专项服务
  • 设计TSBPM
  • 商秘基线保护
  • 商秘深度保护
  • IP转移保护

锂电行业再现商业秘密案,三人获刑

2025.10.26      腾讯网

        锂电材料行业迎来一起最新的商业秘密案侵权判决。
 
        2025年10月24日,国内碳纳米管的领军企业天奈科技(证券代码:688116)在其官方微信上发布了《三人获刑并处罚金!侵害商业秘密严惩不贷》的声明,就其三名前员工离职后进入竞争对手公司,被指控侵犯商业秘密,提起诉讼后,镇江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已于近日作出判决,对三人处以三年六个月到三年九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十万、五十万元。
 
        这起商业秘密案的背后,颇为不简单。
 
        不仅涉及离职人员跳槽引发的商业秘密纠纷,还涉及到企业IPO过程突遭商业秘密侵权指控,并最终撤回了IPO,导致上市失败。
 
        天奈科技成立于2011年,总部位于镇江市,主要产品为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以及碳纳米管粉体,重要的应用领域就是锂电池材料中的导电浆料,2019年成功登陆科创板。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2024年中国市场份额达53.2%,居行业首位,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内外电池企业。
 
        而与本案有关联的另一家企业则是山东长信化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信化学”),上述获刑的人员中,有离职后进入长信化学,并被列为重要人员的。例如其中的王某云,就在长信化学递交的招股书中,被列为“其它三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履历显示在2015-2018年曾在天奈科技任职,此后任职内蒙古长信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经理,该公司为长信化学的子公司。
 
        长信化学2023年3月份启动IPO,但是到了2023年12月就主动撤回了IPO。
 
        在此期间,通过工商信息可以查询到,天奈科技分别向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了长信化学,案由是“侵害技术秘密”。被告就包括其中的离职员工王某锐和内蒙古长信纳米科技有限公司等。
 
        天奈科技在其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其是最早成功将碳纳米管通过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的企业之一,推动了碳纳米管在锂电池领域的广泛运用。并对如何克服当时的碳纳米管以粉体的形式供给锂电池厂商,但导电效果并不理想的技术难题的。
 
        其投入研发人员进行了大量研发实验,最终成功遴选出最合适的分散剂、分散方法和设备,将碳纳米管通过浆料形式导入锂电池,并实现商业化及产业化。
 
        这也正是其核心的商业机密。
 
        不仅如此,天奈科技还主导制定了一项碳纳米管导电浆料相关的国家标准(GB/T33818-2017);参与起草了三项碳纳米管相关的国家标准,以及九项行业团体标准。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天奈科技已获得中国授权的发明专利33项及69项实用新型专利、清华大学独占许可在专利保护期内有9项、以及超过10项的美国、日本、韩国等海外专利。
 
        而长信化学的核心产品是NMP(N-甲基吡咯烷酮),一种优良溶剂和重要有机合成材料,主要应用于锂电池行业。长信化学在招股书中,列出了NMP对于公司的核心之处。
 
        并且重点介绍了碳纳米管浆料在锂电池方面的重要应用,已经成为这一技术最大的应用市场。
 
        所以这起案件核心争议的背后,依然是锂电池行业激烈竞争所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
  • VIP专享
  • 泄密风险测评
  • 风险比对
  • 泄密案例